“网络战争虽然在停火后三天结束,但全面恢复将需要数月时间。”
—Amouzegar
当今,金融基础设施已成为国家级网络战的主战场之一。伊朗战争期间,Predatory Sparrow以“擦除数据” “殃及无辜”为旗号,先是拿下燃料管网,再将矛头对准银行系统。这场攻防较量的背后,是对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,乃至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深远冲击。
从“破坏”到“掠夺”:网络战的双重威胁
- 摧毁数据、瓦解服务:Sepah与Pasargad银行被抹除数据,数千万笔交易顷刻蒸发,民众取款、转账皆陷困境;
- 盗窃资产、敲诈赎金:Nobitex逾9,000万美元资金被掠夺,暗网勒索与公开炫技并存。
这并非偶发事件。过去两年,APT攻击已从单纯的情报窃取升级为精确打击,目标直指物流、能源、金融乃至医疗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。
国家行动:协同出击,强化防护
新加坡、德国、美国等国纷纷召集军警、国家安全机构与民间安全厂商联手应对——他们深知,防御不在孤立,而在“多方协同”:
- 政府+军方:情报共享、制定应急预案;
- 行业+安全厂商:联合演练、发布补丁与威胁情报;
- 企业+端点防护:结合EPP、NG-WAF与MDR(托管检测与响应),实现“内防出击”。
企业责任:全天候护航客户隐私
任何面向消费者与企业客户的组织,都应将“保护客户资料”视作最核心的职责:
- 应用安全:每一次线上交易、服务调用,都需在边缘与核心同时布署WAF、IPS/IDS;
- 终端防护:员工笔记本、服务器、移动终端必装APT Endpoint Protection,防止高级持久性威胁潜伏;
- 业务连续性:在线下、线上双轨备份之外,必须演练“便携灾备”与“脱网恢复”方案。
在这方面,Goooood APP盾再次提供了业界领先的端到端解决方案:
- 多级灾难隔离与Tbps智能防御,有效阻挡最强DDoS与CC攻击;
- IP掩蔽与链路诊断,确保恶意流量绝不越雷池一步;
- 数据泄漏防护,内置加密与安全审计功能,守护客户隐私无懈可击。
正如Hamidreza Amouzegar所言:“恢复公众银行服务,比揪出攻击者更迫切。”在未来的网络安全博弈中,唯有前瞻布局、防御为先,企业才能真正赢得客户的信任与市场的长期稳定。
参考资料
- Iran International: “Wartime cyberattack wiped data from two major Iranian banks” (2025‑07‑19)
- CISA Advisory & Microsoft Security Updates (CVE‑2025‑49706, CVE‑2025‑49704)
- Eye Security, Palo Alto Networks Unit 42 threat reports